白鲢内脏鱼油的提取及精制
2010年08月27日 来源:科学养鱼 浏览:4726次 鱼油中因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,因而其药用、食用及营养方面的价值受到广泛重视,近年来,一些鱼油的开发产品也逐渐增多,鱼油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热点。大量的研究表明:鱼油中的u一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,其中DHA具有健脑益智作用,EPA具有降血脂、抗血小板凝聚和延缓血栓形成的作用。目前用于提取鱼油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海水鱼,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,产量居世界首位。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也较快,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(包括内脏、鱼骨、鱼鳞和鱼头等),约占原料鱼的40%~55%,但目前对这部分下脚料的综合利用较少。据报道,我国每年淡水鱼副产物产量在250万吨以上,除部分直接作为动物的饲料或作为肥料施于农田外,其余部分丢弃,较少进行综合加工,由此不但造成大量浪费,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。因此,研究鲢鱼内脏鱼油的提取及精制可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,它将有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,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一、材料与方法
1.材料
白鲢鱼内脏(购于上海市国泰农产品交易市场);化学药品均为化学纯。
2.粗鱼油的提取
将白鲢内脏置于捣碎机中搅碎,耳义出后加入等量的水,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45~50℃,分两次加入5%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解,调pH至8~9,于85℃加热30分钟, 加入lO%氯化钠溶液,边盐析边水解,15分钟后取出水浴锅,于4800转/分的速率下离心,分离上层橙黄色透明液体,称重后密封冷藏。
3.粗鱼油的精制
(1)脱胶
取一定量的粗鱼油,加入鱼油量l%的磷酸,70℃下加热搅拌1分钟,取出鱼油在4800转/分的速率下离心10分钟,吸出上层油状液体,即为脱胶鱼油。
(2)脱酸
将脱胶鱼油胃于水浴锅中,加热至45~50℃,加入浓度为20%的氢氧化钠溶液,搅拌后升温至65℃下加热30分钟,取出鱼油,冷却后在4800转/分的速率下离心lO分钟,去除下层同体沉淀,用热的去离子水洗去鱼油中残留的皂脚,反复三次,然后在4800转/分的速率下离心10分钟,分离出上层淡黄色液体即为脱酸鱼油。
(3)脱色
将脱酸鱼油水浴加热全60℃,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白上,搅拌均匀,恒温30分钟,然后在4800转/分的速率下离心10分钟,取出上层油状液体即为脱色鱼油。
(4)脱臭
在70℃水浴中,利用旋转蒸发仪对脱色鱼油真空处理30分钟,即为脱臭鱼油。
4.鱼油指标的测定
(1)酸值按GB/T5530 1998测定。
(2)过氧化值按GB/T5538 1995测定。
(3)碘值按GB/T5532 1995测定。
(4)提油率的计算
提油率=粗鱼油重肇/内脏重量
(5)感官评价对鲢鱼内脏鱼油进行色泽和气味的感官评价。
二、结果与讨论
1.鲢鱼内脏粗鱼油提取的工艺试验
在鱼油提取工艺中,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:蒸煮法、稀碱水解法、萃取法、低温捉油法、酶解法、酸水解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。蒸煮法是最传统的提取上艺,分间接蒸汽蒸煮和直接蒸汽蒸煮,该法提取时间长,温度高,鱼油容易氰化变质.出油率低。萃取法包括油萃取和有机溶剂萃取。用油萃取(植物油或清鱼肝油)提取率低,常必须结合淡碱法进行;有机溶剂萃取法,设备繁杂,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,常结合淡碱法进行。低温提油是利用结冰的品牲将细胞破坏而分离鱼肝油。此法可以防止鱼油氰化,但需要制冷装置,分离设率低,鱼油酸值高。酶解法是控制蛋白酶最适pH值和温度进行水解,离心分离肝油,工艺条什难以控制,不适合工业生产。酸水解法鱼油质量差,酸值高,气味差,不适合制备高质量的鱼油。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水的化工分离技术,该提取方法投入资金较多、费用较高,因此,比较适合应用于粗鱼油提取后生理活性物质EPA和DHA的分离纯化。
淡碱水解法是我过鱼油生产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,适用于多脂鱼,它足利用淡的碱液将鱼肝蛋白质组织分解,破坏蛋白质与鱼肝油之间的结合关系,从而更充分地分离鱼油: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出油率高、产品包泽浅、游离脂肪酸含量少的优点。
第1页 第2页
标签:白鲢
最近更新
- 值得收藏备用增氧机的日常保01-21
- 冬季水库抓罗非鱼有妙招10-09
- 水产冻鱼冷库日常管理维护要07-17
- 设施水产养殖设备的种类及用05-11
- 鱼不耐运输的原因及方案09-02
- 养殖户如何才能提高泥鳅的捕04-11
- 鳗苗运输成活率99.5%主要技术02-13
- 几种黄颡鱼运输的方法11-11
- 运输鲟鱼苗四点应注意07-30
热门文章
- 白鲢内脏鱼油的提取及精制08-27
- 鳜鱼活体装运技术11-21
- 水产品“冰鲜”欲革“冷冻”01-08
- 青虾活虾长途运输新方法11-21
- 泥鳅的诱捕技术11-21
- 天然青虾的运输11-21
- 苗种春季运输技术五要点11-21
- 罗氏沼虾苗的运输11-21
- 黄鳝罐头的制作方法11-21